孔子仁学的话语结构-孔子仁学思想新探(一)

进修社 人气:2.39W
  

摘; 要:仁学是对人生的观照。孔子说“仁”,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述的。在孔子的仁学话语中,“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职分。孔子认为真正的“人”要“知天命”、“明道”、“行道”,“我”与“他者”应该和谐一致。孔子的仁学,以有别于西方世俗化人文主义的东方社会化人文主义为其思想基础,要求“人”参与社会、关心天下,求得“我”与“他者”和谐一致。

孔子仁学的话语结构-孔子仁学思想新探(一)

关键词:仁学;人文主义;我;他者

孔子仁学,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容的。《礼记·大学·经》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是孔子仁学的核心内容。

孔子仁学产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有周至春秋,卿、大夫有“家”,诸侯有“国”,周天子有“天下”;有“天下”者,为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有“国”有“家”者,为奴隶社会的奴隶主贵族;有“天下”有“国”有“家”者,是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他们以层层分封而立家、建国、有天下,建立了属于奴隶主统治的“社会大家庭”。如何保持奴隶主统治的“社会大家庭”的稳定?周代统治者在夏、商两代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周代的制度。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 周代制度的依据就是“礼”,“礼”既是孔子仁学出发点,又是孔子仁学的归宿。

周天子的最高统治权是从商代统治者手中夺过来的。周代统治者认为“天命”无常,有德者得“天命”,商纣王“无德”,因荒淫无道而失去“天命”。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键在于“德性”。所谓“德性”,就是要保持人民对自己的信任。而这种“德性”,必须以“修身”得之。因此,产生于周代社会的孔子仁学则认为“德性”是政治领导不可分割的一个向度。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大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发生了天崩地裂的变革,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文化失范局面。夏、商、西周以来逐渐形成的宗法等级制度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天道失落,社会结构松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个人社会地位出现了“三后(虞、夏、商)之姓,于今为庶”[2]的戏剧性变化。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传统天道的失落改变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视角,在天人问题的大背景下,孔子特别重视人,尊重生命,从人的视域来思考文化与人的价值与意义,重新思考文化的终极性与神圣性、文化的神性与人性等问题。

1、什么是孔子的“仁”

孔子的仁学话语,多见于《论语》,部分见于《礼记》之《表记》、《中庸》、《仲尼燕居》,以及《孔子家语》等。

孔子说“仁”,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述的。

“仁”,三达德之一。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3]“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4]“仁”这种德行,表现在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夫温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5]“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6],有仁德的人, 称之为“仁者”。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7]邢昺疏:“亲仁者, 有仁德者则亲而友之。”孔子认为:“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厚于仁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8]“智、仁、勇”三者,“仁者必有勇”[9],“智者”与“仁者”相对。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10]朱熹注曰:“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

“仁”,心之德。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10]朱熹注曰:“仁者,心之德。心不远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孔子十分重视“心之德”,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11]朱熹引游氏曰:“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所谓君子,是因为心中有“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1]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1]朱熹注曰:“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11]朱熹引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朱熹引尹氏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也。”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2]朱熹注曰:“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

“仁”,善之道。子曰:“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尝禘之礼, 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 所以仁死丧也;射乡之礼, 所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 所以仁宾客也。”[13]陈澔注曰:“此五者之礼,皆发于本心之仁也。”陈澔引应氏曰:“好恶对立,一长一消,恶者收敛而无余,则善者浑全而无亏矣。……养其良心,启其善端,而不善者自消矣。仁者,善之道也。”人之善行,以“仁”为依据。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朱熹引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人而不仁,便无人之善行。

“仁”,克己之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4]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4]《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玉篇》:“己,己身也。”朱熹引程子曰:“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朱熹曰:“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预。”“克己”,乃“克尽己私”;“克尽己私”,即是不贪。子曰:“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是故用之智去其诈, 用之勇去其怒, 用之仁去其贪。”[15] “己”与“人”(他者)相对,“克己”与“爱人(爱他者)”一体。《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杨泊峻引王念孙云:“爱即仁也。” 爱,惠。“爱人”,加惠于人。朱熹注曰:“爱人,仁之施也。”“克己”、“爱人”是君子“修身”成圣的重要实践,是孔子仁学的核心内容。《论语·里仁》:“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之道也。’”朱熹注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朱熹引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 恕者所以行乎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