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

进修社 人气:3W

摘要:根据现代认知理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有关大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大学英语

0 引言
教学提问艺术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汗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以肯定地说,教师都把提问当作他们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远在1912年,史蒂文森(Stevens)的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在校平均每天提问大约400个问题。这一发现已为更多新近的研究所支持。弗落伊德(Floyd)1960年的研究发现,他所取样的小学教师,平均每天要问348个问题;另一项由莫野(Moyer) 1966年主持的研究指出,在每堂自然科学课上,教师平均要问180个问题。在大学水平上,贝拉克(Bellack) 等人1966年的研究揭示,“在所进行研究的课堂上,教学程序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经常还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反映。”在这项研究中,有72%的课堂谈话是由教师承担的,其中近7%的谈话是用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余的谈话则用于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评价学生的发言。可见,课堂提问在每天的教学中都是大量的,其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
根据现代认知理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的效果就越好。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提问是以一种居高临下评判者的身份,很少讲究策略与艺术,极易抹杀学生的.个性。或者是把提问作为公开课的一种装饰,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没有深度,提问的积极作用也就转化成了消极作用。
1 大学英语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课堂的普遍现象——二分之一现象。就是说在上英语课时,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是在课堂之外的,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课堂内容,无法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这些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看小说、玩游戏机甚至干脆趴着睡觉,这些导致测验成绩不理想,如此一来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从主观原因看,英语不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生因个体差异对英语重视的程度也就不同,部分学生由于对英语有浓厚兴趣,因此愿意投入精力来学习,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仅把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自己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而掌握考试技巧与真正提高英语水平之间不能划上等号。大学生更重视自学,因此有很多学生认为考级技巧可通过自习或者参加培训班获得,而这些方式比听教师在课堂授课更有针对性,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消极。此外教师的讲授技能、教学内容、导入技能、体态语言技能、课堂纪律管理技能、指导技能以及提问技能等都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以下从教师的主观原因上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在提问内容上,目的明确,但难易程度把握不准确。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往往带有明确的目的,或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或为了导入某一篇章的教学材料,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等,这就导致教师的提问内容很多样化。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提问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内容上涉及全面。对英语水平低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不愿意回答教师提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限的英语知识和词汇量无法理解提问,从而形成缺乏自信甚至消极抵触的状态。而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也会出现对教师的提问应答不积极甚至忽视的情况,原因是教师为了能让上述差生能参与到课堂,会刻意把提问内容简单化,这就导致程度好的学生对这类提问缺乏兴趣,因为回答简单的提问无法给这类学生带来成就感。从以上分析看,教师在提问时要对提问内容和难度慎重考虑,毕竟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是教师提问的本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