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服务民情日记

进修社 人气:9.47K

民情日记弥补了工作日志的不足,它不是工作日志的简单罗列,不是事件的堆砌,也不同于个人日记。以下是蹲点服务民情日记,欢迎阅读!

蹲点服务民情日记

  蹲点服务民情日记1

20xx年4月29日

地点:吴家庄村

服务群众无止境,到基层来,就是为了听真话、办实事的。对他们提出的困难,我们要结合相关部门了解情况、落实责任、明确时限,研究解决办法,各级干部的心思始终凝聚到为基层群众服务,只要齐心协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对于当事人来说,我们或许拿不出“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但是我们会竭尽全力,为当事人办好每一件案件是我们对百姓最好的交代,最大的安慰。时常倾听百姓的呼声,把持好手中的天枰,提高我们的办案效率,多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相信法院给百姓在信任的道路上会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实。

今天去看望了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家里本有一双儿女,儿子因为得病去世,自己又身体常年多病,只能留下女儿给自己养老,老人看到了我,拉住手说了好多话,她说他说,现在村里也很照顾,干部党员结对帮扶,每逢过节村里会给老人一些日常的油、面等;说道老伴因病去世,眼泪止不住的留了下来,泣不成声。我告诉老人,“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尽我们所能帮助您,给您解决困难。”

和老人道别后,还走访了一位老党员,向他征求了对法院的意见和建议,对村里的纠纷的看法和了解。他告诉我说:“党支部安排有威望的党员当民调员,发挥了维护和谐稳定的作用。村里很多纠纷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没必要打官司,但不解决又容易激化矛盾。没人调解,小事就会闹成大事,打了架再调解就难度大了。有民调员居中调解,很多疙瘩就解开了。”还对我院工作提出了,办案要让老百姓心里的清楚明白的建议,提高办案效率等。
 

蹲点服务民情日记22

时间:20xx年4月30日

联系地点:吴家庄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4月30日到该院联系点吴家庄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带着慰问品、慰问金分别对3户村困难群众和困难老党员实地走访和察看了家庭情况,将慰问品、慰问金送到群众手中,并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活动,与群众促膝长谈,认真交流,听取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法院将继续加大司法为民工作力度,多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司法温暖。这次蹲点调研深入了解困难群众实情。

我觉得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基层就是汲取营养、汲取力量的源泉。近年来,我院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到联系点调查研究,真心实意地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通过面对面交流,直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老百姓打官司难的问题解决到位。
 

  蹲点服务民情日记3

早上6点左右,从石家庄送阅览桌椅、会议桌椅、书柜等办公家具的货车司机打电话过来,说车一会儿到,我们定好在虎道桥南接头。随即,我给支书王铁旦打电话,让他召集有关人员卸车。一直忙到7点半,所有家具卸完并验收完毕,共27张桌子、70把椅子、10个柜子,价值15920元。因货车大,不能开进村务中心,先将家具放在60米外的小卖部门前。

匆匆吃过早饭后,徐行长带领几个人打扫新改造装修的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两委办公室,将办公家具、原农家书屋的书籍搬到相应的房间,并将办公家具摆放整齐,小张安装阅览桌,我和支书到赵庄拉3根安路灯用的电线杆,一直忙到中午12半。

简单吃过午饭,中午1点半就开始干活了。58岁的老组长,和我们年轻人一样干,甚至比我们还要认真。他对原有和新购图书进行认真的分类、摆放,我则负责对急需安装路灯但无电线杆的两处挖坑、埋杆。挖坑的两个村民一个50多岁、一个30多岁。他们虽然年龄有差距,但挖起坑来都很卖力气,由于地处山区,挖坑过程中不时遇到石头,进度较慢。在挖坑的同时,我也在工作着——砍树枝,砍那些拟埋电线杆周围影响路灯和线路安装的树枝。我到附近的村民家中借来梯子、椅子、砍刀和锯,将部分树枝砍掉、锯掉,虽动作不甚规范,胳膊累得酸疼,手上起了血泡,但也顺利截断了碍事的十几个大树枝。下午4点多,两个1米多深的坑挖好了,村支书叫来了几名村民开始埋杆。有的拴绳、有的抬杆、有的撬杆、有的熟练地将大绳投过大树杈,但由于山村路窄、树多,人手少,开始并不顺利,试了几次没成功。这时村民王建强开着三轮农用车路过,对我们说:“来!我用三轮试试!”,说着,便熟练地将车倒到电线杆附近,人们一起用力将电线杆抬上车斗,王建强加大油门倒车,在三轮车喷出浓浓黑烟的同时,电线杆缓缓地被支起来,最后村民们用大绳从三个方向控制着电线杆笔直地立在坑中……

快6点的时候,两个电线杆埋好了,人们没有走。干活的、看热闹的人得有30多人,有些村民互相递上香烟,吧嗒上几口,便议论起来,有的说“工作组干得真不赖!”,有的说“工作组包咱村,是咱们的福气呀!”,还有的说“今年咱村变化太大了,工作组给修了道、安了路灯、打了井、建了广场、建了书屋、学校弄得多好呀”。村民王书祥拉住我的手说“单经理,你们今年别走了!就凭你们的精神和干劲,再在俺虎道包上一、两年,我们村就更好了!” ……

6点多了,组长打电话让我捎馒头回驻地。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起当初部分村民对工作组疑惑的眼神,想起刚才村民对工作组的评价,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老百姓才会把你当成自己家的人。农民是最懂得感恩和最容易满足的群体,只要真心为他们办实事,他们就支持你、感激你,他们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努力和付出的最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