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周记(精选8篇)

进修社 人气:2.6W

时光匆匆,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是时候仔细地写一篇周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周记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周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至周记(精选8篇)

冬至周记 篇1

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节日。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比起白居易我可就幸福多了,每年冬至我们全家都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据说,在冬至只要吃了饺子,无论天气再冷,耳朵也不会冻下来。

记得去年的冬至,我是在姥姥家度过的。那天天气格外得冷,路上我感觉耳朵都要冻掉了。可一进姥姥家门,冰冷的身体便被暖流所包围,立即感到舒服多了。看着姥姥、姥爷、姨妈一家的笑脸,听着他们亲切的问候,特别是大我一岁小宇姐姐的一个拥抱,让我从心底感到温暖。在大人们边看电视边聊天时,我和姐姐则在一边尽情地做游戏,打闹嬉戏,就像两只快乐的小鸟。当看到家长们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时,我俩就按捺不住新奇也嚷嚷着去凑热闹,在家长的示范下学着擀皮,捏饺子。因为是第一次学包饺子,刚开始不得要领,要么皮擀不圆,要么饺子胀破肚,总之状况百出,惹得大人们善意的哈哈大笑。但我们毕竟是心灵手巧的小姑娘,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后来,我和姐姐还进行了饺子创新,一起合作捏了十二生肖饺子。看着形态各异的十二生肖饺子,姥爷自豪地说:“我的外孙真聪明,简直可以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了!”屋外寒风刺骨,但和家人在一起过节的感觉却是温暖的!冬至,昭示着冬天最冷的天气已经来临,它就像我们遇到很大的困难一样。

既然冬至已经来到,那春天还远吗?喜欢冬至这个日子,虽然过去了,但还记得。

冬至周记 篇2

还在儿时就知道冬至这天必吃饺子,当时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只记得妈妈的那句话: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那个年月饺子是很好吃的食品。

一般情况下是吃不上的,所以很期盼冬至的到来可以有饺子吃了,这是我家的传统习惯一直沿续到现在。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跟进程,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不断的被国民所认同跟传承。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民间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辞官回家乡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搭起医棚;支起的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跟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分给来求药的每一个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妖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妖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医圣张仲景距今已有1800年了,但是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现今人们讲究进补养生保健,在严冬季节里进补是多数人的选择。从中医养生方面讲,冬令进补也是在冬至前后;三九天开始。民间早就有“冬补三九”的说法。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因此民间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九九歌》就是从冬至这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冬至周记 篇3

“麻心来喽!麻心来喽!”同学们为准备汤圆宴,忙得不可开交。

准备好材料,大家便开始忙着做汤圆!首先,就是搓麻心。我们把那一片片巨大的麻心块撕成了一块块不同形状的小麻心,有的是星形、有的是方形、有的是三角形。一块块小麻心多好看啊!可是,为了做汤圆的方便,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它们揉成了圆形。接着,是做面粉团,大家接了一些自来水,倒进了面粉,然后使劲搅拌,最后,模仿着揉麻心的样子把面粉团撕成一小块一小块,把这小块的面粉团搓成圆形。只见,这些圆圆的麻心和面粉团就像一颗颗珠子,黑白相间。做成前面这些工作,最后不用说,就是包汤圆啦!我把搓成圆形的面粉团压压扁,再把麻心放进去,轻轻地包起来,轻轻地在揉几下,圆圆的麻心汤圆就诞生了。我把自己做好的汤圆拿去跟其他同学比较一下,发现做得还不够圆,不够好,于是,我更加努力地做着!

做好了一个个圆圆的白白的汤圆,接下来就是煮汤圆了!我们把煮汤圆的锅洗干净,在里面加一些水。之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得汤圆倒进盛满水的锅里。在烧汤圆时,只见一阵阵白烟飘到了锅盖上,慢慢地变成了水珠,形成了一个白色的防护罩。

“汤圆出锅啦!”早已等不及的我们已口水流下三千尺,一听到这句话,立即拿起碗和勺子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老师身边,大声喊道:“给我一些!给我一些!”当我得到汤圆时,我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我轻轻地咬了一口汤圆,里面的麻心漫到了我的嘴里,甜在了我的心里!

今年的冬至,我不仅学会了怎么做汤圆,还知道了遇事时不能慌张,要沉着冷静!

冬至周记 篇4

冬至这天,按照习俗吃饺子。小的时候我很好奇地问过妈妈,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妈妈告诉我,因为冬至这天是全年最冷的一天,传说吃饺子可以防止冻耳朵。

开始包饺子了喽!奶奶把材料都准备好了,妈妈叫我:“妮妮,快来跟我们学着一起包饺子吧!”我拿起一个妈妈擀好的饺子皮,学着奶奶的的样子放在手上,然后用小勺挖一小点肉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把皮捏拢,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尽管它看上去有些皱皱巴巴的,像个满脸布满皱纹的小老头。可我的心里却甜滋滋的,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包的饺子。渐渐地,我包的饺子越来越有模有样了,就像小老头变成了小公主,我得意极了!我高兴地举起它向妈妈跟奶奶炫耀说:“好看吗?”妈妈看到我包的饺子,笑着说:“非常可爱。”

包完饺子后,妈妈问我:“妮妮,想不想吃?”我连忙回答:“想啊!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于是,妈妈马上打开煤气灶开始煮饺子。不一会儿,锅里的水沸腾了,饺子们一个个浮了上来,它们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就像一群小白鹅悠闲地在河里游着。饺子出锅了,我连忙用筷子夹一个往嘴里送,一股香气从我的嘴里飘向深处。我觉得自己包的饺子跟外面卖的饺子味道截然不同,它更美味。

我喜欢吃饺子,更喜欢吃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

冬至周记 篇5

以让人为之怜悯,但也许只是我一个人在独自感伤,毕竟自己是大山深处农民的孩子,自然多了份触景生情的悲怀。

人不可能总是处于感物叹世的状态,我对自己说,以后基本每天都要触碰到如此的场景,而自己必须得习惯,可是总有许多意料之外的事让你目睹,使你震惊。

那是刚从教室出来去上第二大节课的路上。我自顾自安静地走着,突然听到一个粗壮的男嗓音厉声吼道:‘’站住,别跑"!我惊讶地抬头,看见一个穿着十分端正的中年男子在追着一位大约四五十岁,身着破旧,挎着竹篮的妇女。最后妇人摔倒在地,男人翻了翻篮子,发现没什么,便若无其事的走了。我想这应该是男人的工作,但我更愿意他换一种方式和态度。我对那妇人倒有印象,她总是躲躲藏藏的像贼一样卖着烤熟的玉米,偶尔我也会买上根啃啃充饥。她仅仅是为了生活,但我不理解那个凶恶的声音,不明白在路边观看的人们眼里的无动于衷。于是我为了不让冷风穿堂而过,只得裹紧衣服,走去下一节课。

女人的事如冰块一样塞在心里,寒气紧逼,并没有要褪去的趋势。然而后来的一件事,让我在冬至未至的节度完全找不到平衡的支点。我突然觉得生活已经被分化为了两端,有人在喘息,有人却在欢愉。

就在几天前,路边总是有一位白发的老奶奶与老爷爷在卖艺求生。他们穿着破旧的袄子,时间在上面已然留下了岁月如灰土般堆积的痕迹。老爷爷双手持着我不认识的乐器,吹着我不知道的曲子,而老奶奶则手端着盒子站在他身边。身穿各式毛衣和皮衣的人们从旁边经过,有说有笑,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很久了,她的盒子里也才只有那么几张一块的人民币。我哽咽着埋头从他们面前走过,竟没有勇气伸出手。那个时候心里是挣扎的,骗子一词总是盘旋在脑海……接近傍晚的时候,我从十教寄信处回来。隔着不远的距离,我看见他们坐在草地的高土堆边休息,他们之间没有一句对话,只是看着远方;他们也没有一句祈求,即使有人陆续在面前走过。我绕了一条小路,站在他们背后干枯的稀枝疏叶下,注视着两老风中相伴的背影,让我有一种哭不出来的悲痛。我是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的,一双暖和的手套或者一餐热乎的晚饭,于是我跑开了。当我赶回来时,那里已经空荡荡了……在我上大学之前,母亲就常常对我说,每个人都会有困顿的时候,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那些身处绝境的人。我的怀疑与多虑最终没能让自己擦出哪怕一根火柴的光,我也开始在风里瑟瑟发抖了。

冬至是冬季的开始,这时天气也最为冷冽。可冬至还未到,我已觉得寒气渗入到身体的每个角落。因为很多灵魂即使在阳光下,也依旧冰冷……

冬至周记 篇6

冬至是外婆家已故的小狗,因为它是在冬至出生的,所以外婆就给它取了这个名字。

冬至是一只哈巴狗,他的身材小巧玲珑,全身覆盖着像雪一样白的毛发。它的眼睛又黑又亮,像两颗黑宝石。眼睛下面长着一个灵敏的鼻子。每次我们吃饭时,它都能闻到香味,撒开它的小短腿,欢快地奔跑到桌子底下,摇着它那蓬松的尾巴,还不时“汪汪汪”地叫,好像在说:“我也要吃,我也要吃!”如果没人理它,它还会用脑袋使劲蹭我们的脚,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这时,我就会往桌子底下扔我不要吃的菜。冬至很聪明,总会先用鼻子闻一闻,看看这菜合不合它的胃口。如果不合,它就继续启动“要饭”模式,直到满意了为止。

冬至不仅可爱,而且还是一个尽职的“保安”呢。别看它平时总是懒洋洋地趴在院子里。但只要门外有一丝响动,它就会耸毛竖尾,瞪大眼睛警惕地注视着门口。如果是它认识的人,它就会热情地摇着尾巴迎上去。如果是陌生人,它就会大吼大叫,不让别人靠近。只有当外婆说“冬至别叫,是客人”时,它才会停止叫唤,乖乖地走到一边继续“守门”。

冬至是那样惹人喜爱。虽然冬至已经不在了,可我还是惦记着它。

冬至周记 篇7

周四,我踏着清冷的街道,一股饺子的`香味窜入我的鼻腔。吃饺子是我们家乡过冬至的传统习俗。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我冲进家门,把蔬菜和肉放在桌上,对着厨房喊道:“妈,菜和肉买回来了。”厨房里立即传来柔和的声音:“哎,好,拿过来吧。”于是我来到厨房,母亲佝偻的身影浮现在眼前。

母亲提起一块猪肉放在案板上,操起菜刀,把猪肉剁个烂碎。接着,蔬菜被放进盐水里,它们在里面翻腾打滚。去除了多余的水分后,也经受了同样的遭遇,变成了小碎块。接着,肉和蔬菜被放进一个大碗里,各种佐料相继扑入它们的怀抱。眨眼间,蔬菜的绿和猪肉的红充盈了我的视线。过了不久,母亲开始做饺子皮。她一只手拿着擀面杖,另一只手按着圆滚滚的面团。不过三两下,面团变成了一个个小剂子,然后又变成了一张张面饼,最终变成了一片片单薄的饺子皮。我入神地看着母亲的动作,她灵活地摆弄着手上的面团。我心里不禁赞叹道:“妈可真厉害!”。

母亲准备好皮和馅,开始包起饺子。我看到母亲麻利的动作,心痒痒,忍不住也想动手试试。我把馅料舀进饺子皮里,使饺子皮对半折,捏紧两边,叠出一层层褶皱。但是放在桌上一对比,就好像是没吃饱的小男孩,肚子瘪瘪的。我刚包好一个饺子,桌上已赫然出现一排白色的卫兵。母亲包的饺子如新月一般,整整齐齐,煞是好看;而我的饺子东倒西歪,不成气候。我尴尬地挠了挠头。“咕噜咕噜”,水发出了烧开的信号。父亲把饺子放进锅里,它们仿佛一条条小鱼在水里嬉戏,上蹿下跳,仿佛也在庆祝冬至的到来。锅中显得十分拥挤,又十分热闹,那热闹的气氛,与凄冷的冬日形成鲜明的对比。没过一会儿,父亲用漏勺把这些白色的小精灵从水中捞到盘子里,大声地喊道:“饺子出锅喽!”

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往嘴里放。蔬菜的鲜嫩和肉的鲜美融合在一起,在味蕾中迸出独特的火花。我不由得感到:冬至的饺子就是独一无二!而一旁的父亲则频频点头,赞扬道:“饺子真好吃!”母亲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难掩脸上的笑容,并责怪道:“小心点,别咽着了。”

冬至周记 篇8

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那就是冬至。冬至要吃汤圆,我们小孩子最喜欢。

晚饭后,我跟爸爸妈妈一同去奶奶家,奶奶家可真热闹,有许多人正在等我们,哥哥、姐姐、等许多人都在。开始搓汤圆了,我们围成一桌,爷爷跟奶奶在搓一条一条糯米粉,爸爸跟妈妈将爷爷奶奶搓好的糯米条切成一段一段,我跟哥哥负责搓汤圆,老少一家齐动手,不一会就搓好了,爸爸将我们搓好的汤圆拿去煮,望着锅里一颗又一颗地浮出水面,汤圆煮熟了。爸爸盛着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粒汤圆,吃完之后,我大声地说:“太好吃了。”我吃着自已亲手搓的汤圆,觉得又香又可口。

我从这次搓汤圆中,觉得做每一件事都认真、仔细,如果是集体的事情我们就要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认真对待,才有美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