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册的初二暑假作业

进修社 人气:2.28W

语文下册的初二暑假作业1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语文下册的初二暑假作业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7.第一段画横线句子所表现的作者思想感情是什么?(1分)

8.“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2分)

9.“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话的具体内容又指什么?(3分)

(1 )“那时那地”是指 。

(2)“我的意见”是指

(3)“却变化了”是指

10.文中有三个加横线的“他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第一个“也无怪他们疑惑”中的“他们”指代:____ _

第二个“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中的“他们”指代:

第三个“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中的“他们”指代:____ __

语文下册的初二暑假作业2

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值此之际,你想对我们伟大的党说些什么呢?(2分)

2、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滞留zhì不可置疑yí宽恕诚惶诚恐

B、迁徙tú相形见绌zhuó繁衍不可明状

C、眷恋juàn一视同仁réng仓茫粗制烂造

D、酬和hé文绉绉zhōu狼籍翻来覆去

3、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相辅相成关怀倍至美味佳肴相形见拙惹是生非

改为改为

4、默写填空。(6分)

(1)采菊南山下,。(《饮酒》)

(2)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

(3),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兴亡观的语句: 。

(5)《岳阳楼记》中点明全篇主旨的千古名句是: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用美妙的比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4分)

A、《马说》《小石潭记》《岳阳楼记》三篇文章的作者是韩愈、柳宗元、范仲淹,他们均是宋代著名诗人。

B、《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C、《名人传》传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了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也是选自同一作品。

语文下册的初二暑假作业3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6——11题。(14分)

同情的眼神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③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④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那里,结果会是什么?”

⑤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

⑥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需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6.第②段中“打量”一词的作用是什么?(2分)

7.第④段中骑手的“好奇心”是什么?(2分)

8.第⑤段中老人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是可信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分析第⑤段“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

(1)“美好的品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知道谁有更美好的品德”的依据是什么?(2分)

10.第②段中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为什么特别强调“看着那人的眼睛”?(2分)

11.第⑥段“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一句中“触动”的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12——18题。(20分)

你遗失了感动吗

①我问学生:“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感动过别人吗?”

②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③“那么,你们曾经被别人感动过吗?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我继续启发孩子们。他们零零星星的再次回答:“没有,老师!”这个答案,让我心情沉重起来。我难以置信。真的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动吗?

④“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也不曾让你们感动吗?”

⑤“天天读书,周末补课,晚上自习,哪有时间感动呀?”

⑥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敲打着。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而对值得感动的事件无动于衷,又是多么遗憾!

⑦清晰记得,多年前的那个正月十五,我提着行囊走出家门,对母亲的絮叨保持抵制的沉默。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我坐上车,催促母亲赶紧回家,她却忽然记起了什么,让我等等,立刻转身回家。不一会,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塞给我一只热乎乎的热水袋:“刚灌的,焐着就不冷了。”车子发动了,我一直没有回头,抱着热水袋,泪水流了一脸。

⑧那天,我第一次懂得感动,懂得了风雪中的母亲。

⑨我曾经待业,想读书,又没有钱交电大的学费。一位好友来看我,不厌其烦地劝我振作,陪了我一个下午。临走时,她将一张50元的票子(那时可不是小钱)搁到桌上,看见我的惊愕,她微笑着说:“不要拒绝,去买书吧,快乐地生活。”

⑩感动就这样悄悄延伸。

⑾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我紧张慌乱,嗓子也莫名其妙地哑了。后面听课的一位优秀教师却一直微笑着,给我鼓励的目光。下课后,她走到我身旁,真诚地说:“比我当年强多了!”

⑿即使一面之交,感动也会不期而至。

⒀不久前,我在“感动中国”的晚会上看到徐本禹——一位放弃读研面而到贫困山区支教的大学生。他说:有一次我给学生们布置作文,其中一位同学写道,20xx年,如果能去看一看奥运年的北京,住一住北京的平房,他就是最幸福的人……看到这里我流泪了。很多次面对着孩子们我都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⒁我知道徐本禹的眼泪为何而流。这绝非脆弱,而是大爱。正是这大爱,才让他有勇气,扛住倾颓的教室,扛住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即使素不相识,我跟许多人一样,也被徐本禹深深感动。

⒂如果没有感动,我们的心灵将盛放些什么?我们的幸福如何延伸?肖复兴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还能不能够被哪怕一丝微小的事物而感动得流泪,是检验我们心灵品质的一张PH试纸。”感动,其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检测。如果你的心灵刀枪不入,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

12.本文以“你遗失了感动吗”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13.第⑥段中划线句子“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的含义是什么?(2分)

14.第⑦段中“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5.联系上下文,请你谈谈对第⒁段“扛住倾颓的教室,扛住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一句中加点词的理解。(3分)

16.第⒃段中加点的词“表里”具体指什么?(3分)

17.简要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8.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感动”,请谈谈你的感受。(4分)

语文下册的初二暑假作业4

(一)阅读《背影》,回答问题。(18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请结合课文内容,给这个语段加一个小标题:(2分)

11.作者连用“攀”“缩”“倾”这三个动词,有什么作用呢?(2分)

12.写出这段话的记叙要素。(4分)

人物:,

地点:,

事情的经过;,

结果:。

13.文中两次写“我”“流泪”,这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段话的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哪种是最主要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段话着重描写父亲哪一特征?为什么要着重写这些?(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