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引领“穷人式”员工

进修社 人气:1.82W

   “穷人式”员工是形象概念,这一概念从文中三则“富人与穷人的故事”中引申而来,这里把故事中的“富人”象征企业组织、企业高层,或者是企业老板、企业某一特定的高层经理、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部门主管等,“穷人”特指企业管理对象——“穷人式”员工。根据美国“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彼德原理”,“穷人式”员工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心理学家马斯提到的处于低层次需求,却自我满足型的员工;第二类是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德所提出的处于层级组织的底层或者是彼德金字塔的底层,并且不求上进、残喘度日的那部分员工。前一类型的“穷人式”员工占据企业组织的各个层次,有企业的资深员工、部分企业中层,还有个别企业高层,这类员工一旦形成气候,成为企业的主流,该企业将呈现出或多或少的员工老化,机构臃肿,机制不灵,活力不足,文化滞后,竞争力不强等迹象,企业发展将遭遇瓶颈,企业如果任由这种气候弥漫、扩张,企业势必滑坡、退步,甚至企业破产、倒闭都会接踵而来。如何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穷人式”员工,通过积极的引导、管理和帮扶,让“穷人式”员工涅磐为企业优秀员工,甚至成为企业发展骨干力量,应该是企业高层和人力资源部门亟需重视、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穷人式”员工最缺什么?

    近年来,很多企业推行“赛马不相马”、“员工动态考核”、“末位淘汰”、“竞聘上岗”等措施,通过加强绩效管理和搭建职业晋升平台,营造竞争的外部环境,对员工施加压力,督促员工保持活力和进取心,促使员工不断改变、进步、提高。少有企业从员工的自身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企业要对“穷人式”员工进行积极的引导、管理和帮扶,就必须先了解“穷人式”员工最缺少的是什么?要知道这一答案,先得弄明白“穷人最缺少什么”?

    法国的一位年轻媒体大亨巴拉昂,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跻身于法国五十大富翁之列,1988年因前列腺癌在法国博尼比医院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嘱:把他的4.6亿法郎的股份捐给博尼比医院,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研究;另有100万法郎作为奖金,奖给揭开贫穷之谜的人。

    巴拉昂去世后,法国《科西嘉人报》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他说,我曾是个穷人,驱使的时候却以一个富有的人走进天堂,在跨进天堂的时候,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密带走,现在秘密就锁在法兰西的中央银行我的个人保险箱内,保险箱的钥匙在我的律师和两位代理人手中。谁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什么”而猜中我的秘密,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当然,那时我已经无法从墓穴中伸出双手为他而欢呼,但是他可以得到100万法郎,那就是我给与他的掌声。

    遗嘱刊出之后,《科西嘉人报》收到大量的信件,有的说巴拉昂疯了,有的说《科西嘉人报》为提升发行量在炒作,但是还是有抱着侥幸心理寄来了自己的答案。

    绝大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穷人还能缺少什么?当然是钱了,有了钱,就不再是穷人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一些人认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没有遇到好的时机:股票疯涨前没有买进,股票疯涨后没有抛出。总之,穷人都穷在背时上。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友爱。每个党派的人士上台前,都给失业者大量的承诺,然而上台后真正关爱他们的又有几个?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答案,比如,穷人最缺少的是漂亮,是皮尔卡丹外套,是《科西嘉人报》,是总统的位置,是沙托鲁城生产的铜夜壶等等。总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