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分析类地理综合题的答题的技巧

进修社 人气:3.58K

“分析”是地理学习中应用广泛的思维方式,也是高考试题中注重“能力立意”的高频题型。在回答部分分析类问题时,学生最容易出现“有词无话”或“对而不全”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没有充分理解“分析”这一答题限定词的含义和基本要求外,最主要的是缺少一些表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而这种缺失不是通过构建所谓的基本答题思维模式所能解决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不同的分析类综合题进行了答题语言表述模式的构建和总结,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出困境。

例谈分析类地理综合题的答题的技巧

一、特征分析类

地理特征是某一地理事物异于其他地理事物的特点,经常考查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地形(地势)特征、水文特征及人口特征等。分析某一地理事物的特征就是将其特征分解,并分别探究成因。分析不同于描述或者特征说明,需要在描述特征之前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基于这种认识,其完整的答题模式应是“成因+特征”,即表述该地理事物的主要表现特征,并分别解释形成该特征的原因。

例1 图1中甲省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来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将答案按照上述答题模式进行分解和整理(如表1所示),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此类问题的表述技巧。根据题目的基本要求把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进行分解,并把各分解要素对气候各要素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形成“成因+特征”的表述模式。另外,从“分析”这一答题要求来看,“成因”作为“特征”的上位知识,二者具有密切的内在逻辑,由二者构成的答案层层深入,能够完整地展示气候特征的成因,符合“分析”的答题要求和规范。

学生表述此类问题时,主要的错误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将“分析”特征和“描述”特征混淆,只简单地表述特征“是什么”,缺少对特征进行相应的成因解释, 即不回答“为什么”;第二,成因与特征错位,此原因而非彼原因,因果关系紊乱。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分析”与“描述”答题要求的.差别,再举“描述”一例。例如:根据图2信息,说明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该题并不需要把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表述出来,只要把图中显示的信息和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进行叠加分析,从河流水文特征的答题思维模式出发,说明该河具有径流量较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及含沙量较小等特征即可。表述过程不等同于思维过程,虽然表述是思维过程的外显,但绝不是全部思维结果的原样照搬,表述应该根据题目要求有选择性地展示思维的过程。如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36题第(2)题要求“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标准答案的表述就符合“成因+特征”的模式,“为大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是特征的“成因”,在其影响下,特征具体表现为“地势低平、自北向南倾斜”。二者的因果关系明显, 如果缺少成因的铺垫,特征的分析就显得突兀,就成为“无本之木”。

二、分布分析类

分布对地理学科而言,既指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散布,也指其在时间上的变化,合称“时空分布”。可见,建立科学的时空观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地理事物在时间上的分布大多采用各类坐标图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则是在区域图上用一定的图例和注记来表达。无论是地理事物的时间分布还是空间分布,在分析分布成因时都应先指出分布特点,然后针对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其答题模式应是“分布+成因”。

例2 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3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的示意图。读图,分析图中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很显然,答案的第一句话非常简练地指出了涝渍灾害的分布特点,第二句话则从致灾因子的强度和受灾体的特性两个方面对涝渍灾害的分布成因进行分析。假如答案中先不指出涝渍灾害的分布特点,而直接分析其分布成因,就使得对于“分布”的分析失去了附着点和停靠点。学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常常只是落脚于对“成因” 的分析而忽视对“分布”的描述,从而造成因缺少“位于平原地区”这一答案要点而失分。

如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新课标卷的26题第(1)问:“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也需要运用“分布+成因”的答题模式,在说明地形分布特点之前,必须先分析等雪期线的分布特点,因为等雪期线的分布是判断地形分布的依据,二者具有逻辑上的承接性。又如,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36题第(2)问:“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此问答题要求明确,对要求回答的两个问题分别作答即可,无须套用“分布+成因”的表述模式。假设把问题改为“简析图中‘雪带’分布的成因”,其答案的组织则需要用“分布+成因”的语言表述模式来规范,以免漏掉得分要点。可见,在审题时应特别关注设问的构成,若设问中隐含着“分布”回答要求时,在答案中一定要先描述分布再分析原因,若设问中直接要求描述分布并分析成因时,则无须套用“分布+成因”的表述模式。

三、影响分析类

影响是某一地理要素对另一地理要素施加的作用,在表述“影响”时,一般应先说出作用的因素,再进一步阐述在该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因此,影响分析类问题的答题模式可以总结为“因素+结果”。

例3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福建省的自然条件对种植乌龙茶的有利影响。

按照“因素+结果”的表述模式对答案进行整理(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当“因素”较丰富时该表述模式才适合,题中的“自然条件”可以分解为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多个要素。若题目对“影响”的因素限定得非常狭窄和明确时,就无需利用该表述模式。

有的试题答案需要借助答题模式进行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体会答题技巧,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如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卷33题第(2)问:“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答案为:安徽省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的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第二、三句话的指向非常明确,分别是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影响的回答,相比较而言,第一句话让人感到似乎与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无关。其实,对照“因素+结果”的答题模式则不难理解,第一句话是对“产业转移”这一影响因素的解释,是回答“影响”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