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论文

进修社 人气:1.87W

摘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提升管理效率,有效保证企业经营效益和财务资料的可靠性,企业必须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制约和自我调节,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形成一整套内部控制体系。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是企业内部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治理机制问题,更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赖以生存的必备要求。本文就如何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论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 稽核

2002年,针对美国安然、世界通信等公司的财务欺诈事件和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倒闭,美国国会出台《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又名萨班斯法案。该法案除对美国旧证券法和交易法作了修订外,在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新的规定。萨班斯法案出台后,对美国投资者恢复对证券交易市场的信任,改善公司治理,加强商业行为的道德约束,提高财务报表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完整性方面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2006年至2007年,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与此同时,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牵头,证监会、国资委共同参与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一切预示着中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将迎来一部类似美国萨班斯法案的标准体系。

1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一般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内部控制评审也相应地围绕这两部分内容进行。内部会计制度评审是指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评审。内部管理控制评审主要审查、测评经营决策的正确性、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以及为实现经营目标所实施的内部管理的实效性。

以制造行业为例,内部控制的`范畴应涵盖公司一切作业,除会计财务工作外,凡是公司在政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预算等管理方面职能,以及有关市场调查、销售、生产、采购、仓储、工程、保险、广告、人事与研究发展等业务,所实行之程序和标准;此外内部控制还包括编制及分发报告与分析数据给予各管理阶层,使各管理阶层能随时掌握公司各项业务。以下就内部控制查核中的侧重点做具体阐述。

1.1交易循环的基础控制

(1)销售及收款循环:包括争取客户订单、信用管理、运送货品、开立销货发票、记录收入及应收帐款、开出账单及处理和纪录现金收入所实行之程序与政策。

(2)采购及付款循环:包括请购、进货或采购原料、物料、资产和劳务、处理采购单、经收货品、质量检验、填写验收报告书或退货处理、记录供货商负债、核准付款,及执行和纪录现金付款等作业程序(3)生产循环:包括生产计划、用料清单、储存材料、将材料投入生产计划、存货之生产成本、以及计算销售成本等作业程序。

(4)薪工循环:包括雇用、请休假、加班、辞退、训练、退休、以及决定薪资率、计时、计算薪津总额、薪资税及各项代扣款、设置薪资记录,以及编制和分发付薪支票等作业程序。

(5)融资循环:包括涉及股东权益及股务处理暨银行借款、保证、承兑、租赁、发行公司债等资金融通交易事项的授权、执行和纪录等作业程序。

(6)固定资产循环:包括固定资产的增添、处分、维护、保管与纪录等作业程序。

(7)投资循环:包括有价证券、不动产、衍生性商品及其它长短期投资之决策、买卖、保管与纪录等作业程序。

1.2非交易循环的管理控制

如印鉴使用管理、票据领用管理、负债承诺及或有事项管理、财产管理、内部财务及营业信息管理,职务授权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以加强公司之管理控制。

1.3对计算机化信息系统的控制

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管理两个主要业务流程。应重点测试信息在企业内部以及与外界能否有效传递,信息在处理和传递过程中能否做到及时、准确、安全、全面。

2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程序

2.1拟定稽核计划查核依据、查核对象、查核目的、查核范围、查核方法、查核日期、查核资料搜集准备、查核通知等计划准备工作。

2.2稽核工作实施执行

初步查核:系全面性,内容包括受查单位各种业务与内部控制措施;搜集资料后应抽查验证。

深入查核:就初步查核所发掘的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查核,以了解问题的症结点,分为以下二类:(1)制度系统查核重点:例行作业是否已制度系统化?并有明文规定可资遵循?现行制度系统是否合理?是否与公司政策一致?流程是否明确?执行、记录、检查是否由不同人员执行?现有资源是否有效运用?随公司内外环境改变,是否需要修定或建立制度系统?(2)执行作业查核重点:实际执行作业与制度规定是否相符一致?各项原始凭证是否有案可循?执行作业方式是否前后一致?(3)查核工作底稿记录要点:查核对象、日期、编号、目的、范围、依据数据来源、处理事实、取样范围、种类、数量、凭证、查核经过及事实说明。

2.3查核结果分析研究

(1)找出发生问题之所有因素。

(2)分析各因素彼此间之关系。

(3)决定各因素重要性的先后次序。

(4)研究所有可能解决方案。

(5)将各种可能解决方案与有关人员商讨。

(6)选择最适当可行之方案。

2.4稽核报告内容:

(1)查核对象、日期、编号、查核依据。

(2)查核目的与查核范围。

(3)查核时间与经过情形概述。

(4)查核结果---事实解析。

(5)改进及建议事项。

3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方法:

核对:对凭证、账册、报表加以查对,证实各项记录的核准权限所有权及正确性。

调查:实地调查事物的实际情形。

询查:对特殊事项用问答或函证方法,向案件有关人员询查并作成记录,为分析研究的根据。

研查:对一般工作程序、方法、步骤、制度规章的情况事实予以查核,作客观的比较分析与研究,以发掘问题或异常。

分析:对取得的各项资料加以分析、研究、比较。

抽查:抽取一定时间具有代表性的记录或文件,予以查核,作为辅证。

比较:就各项数据,同类事物或不同基础的不同事务,予以合并衡量比较异同。

调整:使两组独立有关数字,因日期或收付关系予以调整符合后查核。

比率测验:应用财务分析比率法,用以概略判断数据正确性。

4个人在开展企业内部控制的心得

查核与分析时,稽核人员除非对问题整体及因素均有充分了解,否则绝对不宜贸然评断,且不可凭借臆测或加入个人主观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时,应站在管理者客观立场,并考虑实务上的可行性,不能仅以理论为依据,理论上的最佳方法,不一定是实务上最适当的方法。

稽核人员执行其职务时,不应与受稽核单位争论制度上完备合理性,发现离异缺失事项,不应当面批评责骂,其若有申诉建议,应态度和蔼,认真倾听,若有疑虑或不明了事项,应适机客气婉转提出询问,直至彻底了解为止,以征其信赖与合作。

如能将稽核成果转化为管理成果,那么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就转化为服务职能,从而实现价值增值。